金盛福饺子【环球时报-环球网报道 记者 倪浩】2月28日,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数据,澳大利亚在2024年已重返中国农产品进口第三大国家,多年前巴西、美国、澳大利亚连续占据中国农产品进口前三甲的格局得以重现。相关专家28日在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澳大利亚农产品对华出口的变化轨迹契合着中澳经贸关系的起伏。随着双边关系止跌回稳,中国企业进口意愿在增加,大麦等多个农产品再次进入中国市场,助推了澳农产品在中国进口中的整体排名。
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为中国六大进出口商会之一,每年例行发布农产品年度进出口概况。根据该商会28日的数据,以金额计,巴西、美国和澳大利亚为我国去年农产品进口最大的三个国家。其中,巴西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进口国,共计向中国出口525.68亿美元。美国排名第二,金额为275.32亿美元。澳大利亚排名第三,为120.37亿美元。
《环球时报》记者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历年可查询的数据发现,2017至2020年间,巴西、美国、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农产品进口最大的三个国家,期间位次未发生过变化。但澳大利亚的排名在2021年下滑至第六,这一年,澳大利亚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也萎缩至不足百亿美元。
拐点发生在2022年,在随后的三年间,澳大利亚先后超过印尼、新西兰和泰国等国家,农产品出口金额的位次逐年前移,直至2024年又一次成为第三。再度与巴西、美国组成了中国农产品进口前三的昔日格局,其出口额也再度攀升至百亿美元之上。
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28日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澳大利亚农产品在中国进口来源国中排名的变化轨迹,其实也与中澳经贸关系的起伏相契合。他说,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时期坚持立场,使中澳关系在2020年滑落至谷底,澳对华贸易也受到影响,涉及澳大利亚大麦、葡萄酒、龙虾、牛肉等多个领域总价值逾200亿澳元的产品出口。
2022年,澳大利亚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上台,致力于和中国一道恢复和改善双边关系,2022年成为中澳关系的“稳定之年”。随后,中澳间的农产品贸易问题陆续得到妥善解决。陈弘进一步表示,2024年是中澳关系“巩固、发展并实现全面转圜之年”,随着双边关系的重回健康稳定轨道,澳大利亚农产品对华出口恢复正常,这推动了澳大利亚重返中国农产品进口前三。
陈弘向《环球时报》记者分析说,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,而中国则是全球矿产和农产品重要的消费国和进口国,中澳经济高度互补、合作空间广。中澳应该倍加珍惜双方关系全面转圜的不易成果,推动中澳关系行稳致远。这符合两国长远利益,也将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。
上海三甲医院,这个门诊突然火爆!有家长每周都来,还有人直接提要求,医生:压力很大
近来,国内儿科界流传着一则新数据:在过去35年里,中国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幅居全球前列,男孩猛增8.1厘米,达到175.7厘米;
特朗普又变卦了!美股震荡,中国资产全线爆发!日本首相警告美国:不打算重大让步!美国宣布将对墨西哥番茄征关税
此外,央视记者当地时间14日获悉,美国商务部当天表示,由于美国已退出一项其认为未能保护国内番茄种植者的协议,自7月14日起,从墨西哥进口到美国的大部分番茄将面临20.91%的关税。
#昆明一商铺起火致8人死亡 ,#邻居:涉事店铺维修电动自行车 ,#遇难者是老老少少一家人 ,“看当事人妻子的朋友圈显示,当天疑给老人过生日”
关税暴涨145% ,美国人纷纷飞到中国代购中国制造 ,离境退税比在美国本土买还要便宜“再也没中间商赚差价”,他们的购物清单主要是华为手机、衣服、包包、科技产品等#iphone #中国制造 #离境退税 #华为手机
来自奥运三金王的底气!全红婵世界杯因失误摘银被质疑,分享18张照片回怼“那咋了这就破防了”#全红婵
“三河强换商户招牌”报告将出,廊坊市营商办:一周前曾发函要求当地政府纠正
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 刘永恒近日,河北廊坊三河市商户被要求禁用“红蓝黑”三色招牌一事持续发酵。
特朗普最新计划曝光!美企业主懵了:有人付税暴涨6倍!美债巨震,美元跳水,业内:资本正在撤离美国!耶伦:美国国债安全性遭质疑
央视记者当地时间4月14日获悉,四位知情的美国官员当天透露称,特朗普政府计划在2026财年将美国务院预算减半,削减超过300亿美元。
真如寺位于上海普陀区,是上海著名的佛寺,其大殿多为元代原物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。在城市的喧嚣与繁华背后,总有一些古老的建筑,静静地伫立着,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,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文化的底蕴。真如寺大殿,一座低调的高龄建筑,隐藏在普陀的真如寺内。
关税政策一变再变,特朗普辩称自己“非常灵活”,五家美企已联合起诉特朗普
连日以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“朝令夕改”引发许多美国民众不满,从全球加征关税,到暂停90天,再到对通讯设备等商品豁免,如今,特朗普又称考虑要豁免进口汽车和零部件的关税。美国总统特朗普(图源:央视新闻)据财联社报道,面对25%的汽车关税,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在“叫苦连天”。
|